黑斑病是指植物葉片上出現黑斑。黑斑病亦作blackspot。烏頭、紫菀、仙人掌、翠雀、榆、赤蓮、番櫻桃、一枝黃花、冬青、飛燕草、木藜蘆、蘭、報春、懸鉤子、薔薇及甜菜的普通病害。
黑斑病由許多種真菌所引致。侵染發生在潮濕季節,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葉斑,有時發生在葉柄、莖和花部。
黑斑病一詞常指薔薇雙殼菌(Diplocarpon rosae)引致的薔薇黑斑病而言,是乾旱地區外全世界廣泛分布的嚴重病害。在薔薇上呈圓斑,徑一公分,具蓬邊。感病植株的葉變黃色,早落葉。受侵株在生長季中可落葉兩次,嚴重衰弱,花少而差,易罹潰瘍病,易因冬害而死亡。分生孢子盤中形成無數孢子,從濺起的雨滴、露、澆水及園工在潮濕植株中工作時傳播。孢子萌發并侵入薔薇組織約須9~18小時或更長時間,新葉斑在3~16天內出現,孢子在10~18天內形成。這個循環於生長季中可重復發生。
葉、葉柄、嫩枝、花梗和幼果均可受害,但主要為害葉片。癥狀有兩種類型:一種是發病初期葉表面出現紅褐色至紫褐色小點,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,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,邊緣呈放射狀、病斑直徑約3-15毫米。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點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。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,早期落葉,致個別枝條枯死,如月季黑斑病。另一種是葉片上出現褐色到暗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輪紋斑,其上生長黑色霉狀物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。嚴重時,葉片早落,影響生長、如榆葉梅黑斑病。
①選用優良抗病品種。
②秋后清除枯枝、落葉,及時燒毀。